为贯彻落实《长春师范大学关于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加强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1.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教师青马工程)是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校青马工程领导小组统筹设计和组织协调。
2.教师青马工程先锋层培养由教师工作部牵头,各相关主管部门配合,按照“理论武装”和“实践砥砺”两个模块创建两个工作组,由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学会(简称教师青马学会)负责组织实施。
3.教师青马工程骨干层培养由各党总支(分党委)负责,党总支(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参照教师青马工程先锋层组织培养模式,结合本单位实际,具体组织实施。
二、学校先锋层培养
(一)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青年教师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成为广大师生的学习榜样,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贡献。
(二)选拔方式
学校先锋层培养以“教师青马学会”为抓手,培养对象的选拔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面向全校青年教师,通过基层党组织推荐、会员举荐、教师自荐等方式选拔50名左右思想进步、师德高尚、学业精湛、爱岗敬业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定期进行动态调整。
(三)培养模式
学校先锋层培养以“理论武装”和“实践砥砺”两个模块为基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四个相统一”,即“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要求,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化培养模式。
1.理论武装
理论武装是青年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使命担当的思想前提。
先锋层培养本着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的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各学科前沿知识为背景,以教书育人、文化育人为导向,创新搭建青年教师共同感受新时代、学习新思想、激扬青春梦、自觉树师德的理论学习平台。
“学思侃谈会”“思政微课展”“青椒工作坊”和“思想理论大讲堂”等原创项目,以大型报告会、中型故事会、小型侃谈会等形式,通过谈体会、讲故事、话古今、侃时事等轻松活泼的方式,跨越学科壁垒,增强互动交流,激发学术灵感,提升能力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引领广大青年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自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实践砥砺
实践砥砺是青年教师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积极践行“学无止境 行为师表”校训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校先锋层培养以“新思想宣讲”“思政项目孵化”“校外基地调研”和“非公企业党建共建”为实践砥砺平台,引领广大青年教师以实践育人、科研育人为导向,共同感悟青春、体察社情、践行师表、服务社会。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中心和新时代传习所等载体,打造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作用。通过参观、讲学、调研、集训等形式,走出校门实践,发挥学科优势,拓展自身潜能,彰显师者风范,传播时代强音,实现社会价值。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学术品格和优良学风。
三、学院骨干层培养
(一)培养目标
把握新形势新方位新要求,从学校发展建设以及青年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养成教育、理论实践训练等方式,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作学问之师、品行之师;提升教书育人能力,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激发青年教师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扎实落地;发挥青年教师学习主体、实践主体、示范主体的“三主体”辐射带动作用,当好教师、做好科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自的学习工作领域努力书写精彩的奋进之笔,成为广大师生的学习标兵。
(二)选拔方式
学院骨干层培养以“教师青马分会”为抓手,培养对象的选拔按照“普遍培养 择优选拔”的原则,选拔一定数量(10-20名)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骨干式培养,在本单位各项工作中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三)培养模式
学院骨干层培养以学校先锋层培养为参照,采用“2+X”培养模式,以“理论武装”和“实践砥砺”两个模块为基础,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创新性开展工作,推动形成特色鲜明、品格优良的教风、学风、院风。
1.理论武装
各学院要运用好学校理论中心组学习、思想理论大讲堂等学术资源,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习中心和新时代传习所等学术平台,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进,结合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组织广大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活动,着力提升理论素养,着力增强“四个意识”,着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着力增强阵地意识,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2.实践砥砺
各学院要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打造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自觉;通过开展讲课比赛、读书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开展参观、调研、讲学等活动,引导青年教师体察社情民意,彰显师者风范,服务社会发展。
四、教师青马工程与其他思政工作互促共进
(一)教师青马工程与学生青马工程互促共进
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青马工程师生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促进教师青马工程与学生青马工程的互促共进。通过集体开展理论学习、读书交流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通过导师制,使青年教师与青马学员结成对子,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生活等全面指导;通过班主任制度,选拔“教师青马分会”中优秀青年教师以班主任身份深入各班团“青马小组”,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指导与服务,促进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教师青马工程与课程思政改革互促共进
教师青马会员是各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骨干力量,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充分发挥教师青马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培养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积极打造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程”,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元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将思想政治教育“无痕”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教师青马工程与大学文化建设互促共进
各基层党组织要以青马工程为载体,广泛开展“承典铸魂”“固本励能”等主题文化活动,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院本文化,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充分发挥青马师生在优化校风教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提升人文精神、培育科学精神、凝练长师精神、传播大学精神等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