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兼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配备一支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班主任队伍,有助于提高学院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学术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组合,夯实班级建设基础,提高学风建设和班风建设水平,提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质量。
二、工作领导小组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学校班主任聘任工作方案,成立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国际教师教育学院班主任聘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孟宪茹 吕云峰
组员:姜柳 王英权
三、班主任的任职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2.热爱本职工作,热心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与服务。
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
4.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朝气,有干劲。
5.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懂得教育规律,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更好的指导学生全面发展。
6.师德高尚、作风正派、为人师表、身心健康。
四、班主任的选任程序
原则上每个自然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学生人数以60人为准,班额过大或过小的,经研究另行安排),人选由分院从专任教师中挑选、或自荐。
五、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1、认真学习贯彻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和学院党总支的意见,深入细致地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定期参加学院学生工作例会;每个月组织召开班会、班级学生干部会议不得少于一次;每学期组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就业指导座谈会、思想理论讨论会等不得少于一次;和辅导员共同负责班级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考核;
3、有针对性地参加适合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积极组织并参加学生的政治学习活动和其他重要的集体活动;
4、经常深入班级,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共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了解学生对学校和学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学院各职能领导;
5、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辅导,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视野,营造良好学习风气;经常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全面掌握所负责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效,工作中要注重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学困生的帮扶和潜能生的转化;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要及时与之沟通,并进行学业上的指导;
6、协助学院分团委组织学生的课余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和各项文体活动,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积极组织开展创建特色班级等争先创优活动;
7、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意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课业指导,加强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帮助,并积极为学生开拓实习、就业市场;
8、对于学生干部选拔任用、学年奖助学金评定、学生党员发展、转正有参与、监督权力;
9、在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有责任和义务完成学校和学院学生工作部门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10、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时、如实、准确、规范地填写《班主任工作日志》。